刀子嘴 发表于 2016-5-13 10:39:43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愿态度价值观

新课标反复强调: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情愿态度、价值观。然后“情愿态度价值观”却不可具体测量,因为它是隐性的,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发掘和把握。因此教师要用“心”去施教,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情愿体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获得情愿的充盈和趣味的纯真。

数学教材本身就隐含着丰富的情愿信息,作为教师需挖掘教材中的情愿因素,以唤起学生对教材情愿的共鸣,从而达到认知和情愿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并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时,如果只满足一般化的灌输,肤浅地就知识教知识,就激不起学生的认知情绪。为了让情愿和知识交融,我首先说:时间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关于时间,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没想到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数学教学变成了学生间学习经验的汇报与交流。学生利用学具钟认识了钟面上的三根针,还知道了钟面上有12大个格,有60小格,1小时=60分,1分=60秒,并演示了时、分、秒的关系,还结合自己的一天作息时间,正确地读、写几时几分,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内容不仅大致覆盖了课本的知识点,而且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在教学过程中,我又让学生体验1分钟有多长?能做多少事?你用一分钟时间能做些什么呢?教学中还让学生体会1小时有多长?并出示填空:1节课=(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是1小时。

这样既使学生从中体会时间的长短,学会珍惜时间,又体会人生价值。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天作息时间表”及“一周生活时间表”。通过制作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使学生从中觉悟到守时、守纪的生活情愿,养成有规律地生活和学习的良好习惯。

这堂课虽然打乱了预先的教学设计,但是重新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且将较为抽象的思维材料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材料,在教学中及时捕捉到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设计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起无形的知识长链,有力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高效地学习。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采用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一系列方式,有扶有放,扶放结合,放飞学生的思维,鼓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情愿的共鸣,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以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充盈的情愿会把教师井然有序的教案设计冲击得乱七八糟,但在学生的面前什么都可以牺牲,因为我们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课堂教学充分洋溢着学生的情感之火,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未知领域的热情和欲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发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愿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