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灰来了 发表于 2016-5-13 10:14:54

不培养“唯师独从”的乖孩子

孩子上小学,上课孩子必须坐得笔直,没有老师的允许是绝对不能发言的。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为了限制孩子乱动或者看上去整齐,要求孩子把小手背到背后。孩子学到的无非是像“锄禾日午……”和“一、二、三、四……”这些毫无想象力,毫无新意的东西。到了中学时代,也就进入了“学海无涯苦做舟”的漫漫长夜之中。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成为教师和学生奉如神明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学生上课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听从老师的摆布。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一方面学生对老师的话很少怀疑,也不会去怀疑;另一方面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很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他们只会就本论本,就题论题,他们始终走不出传统为他们画的地牢。这样,一个个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乖孩子”就诞生了。

那么,我们社会就不需要有个性特征的人才吗?答案是否定的。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在参加历年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各种竞赛中所取得的奖项也是无与伦比的。在我们为培养出无数“神童”欢呼雀跃的时候,西方国家却连续不断地大量地获得诺贝尔奖项,而我国到现在为止仍然还是空白。试问我们的“神童”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的神童成人之后就黯然失色、光华不再了呢?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这些只会开花不会结果的“英才”呢?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光是顺从听话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吗?该是对“乖孩子就是好孩子”这种陈旧教育观念进行变革的时候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务必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个性的人才。

“什么样的老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不要把管理目标当作教育目标,从而扼杀了孩子们的发展潜能,不培养乖孩子。每个班都有“不乖”的孩子,我们要把他们作为财富,重新思考“因材施教”的含义。

1.不培养“唯师独从”的乖孩子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黔之驴》一课时,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驴应该怎样才可以避免被老虎吃掉的命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我花很大的力气去引导学生设计驴能免遭被虎吃的种种办法。学生们回答的也很好,有的认为驴假称自己得了病盼望老虎早点吃了它;有的同学认为驴应该学习狐狸的办法,来个“驴假虎威”……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都很精彩。当我为这节课感到高兴时,马上要宣布下课时,一个同学举起手,他站起来,他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驴是逃避不了被虎吃掉的命运。他说:“驴被老虎吃这是自然界的安排,是生物界食物链条中很重要的环节。如果生物界失去了这一环节,那么我们的生态就失去了平衡,最后受害的是我们,到那时我们人类还会为驴的聪明而自豪吗?”我对于这为学生的回答感到吃惊,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

在我国教育中,历来强调“师道尊严”,老师的权威至高无上,老师的旨意不容改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位置,只需按部就班地做老师让做的事情。这样的师生关系构成的教育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受教育者吗?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评判,应该鼓励学生向老师的知识和见解进行挑战和质疑。
2.不培养“唯书是命”的乖孩子

由于以应试为唯一目的,传统教育长久以来形成了以书本为中心的倾向。学生也形成了崇尚书本、“死读书”、“读死书”的极坏风气。作为教师,应该在叫给学生所需的书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书本知识保持一种客观清醒的认识,能够“读书而不为书累”达到辛弃疾的“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的境界。

在上《长城》专题课时,我让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知道的,所认识的长城。有一个同学就介绍了:“飞往月球的宇航员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长城。”学生也纷纷点头。这时,我马上告诉同学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接着就有同学反驳到:“我们小学课本上学到的,难道课本上还会有错吗?”学生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我。于是我就对学生说:“早在2001年之前,‘太空看长城’的荒谬已经一再被科学家和国外的宇航员所证实。可见,我们书本上也可能有错,课本上说的未必都是真理。我们要有向书本质疑的勇气……”

记得杨振宁先生曾对清华学子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学生不要太乖了,中国年轻人的胆子应当大一点。”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一味的培养顺从的“乖孩子”, 要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的被动教育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有个性的孩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培养“唯师独从”的乖孩子